行知生活教育 师生“星星”相映
——福建省行知实验学校申报材料
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中学
一、申报背景和理由
1、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民主主义战士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和“智力注重自学”的教育基本原理,比照教学现状,我们不难发现,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学生表现出厌学情绪,教育教学出现了不和谐的因素,而陶先生的教育基本原理,符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索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它有效地让教师与学生摆脱了不良情绪,学生学会学习,实施创造教育,“注重养成终身好学之习惯以克服短命教育”。今天,我们学陶、研陶、师陶,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可以更好地贯彻实施新课程理念,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尤其是有助于展现教师和学生健康的积极的精神面貌。
2、学校简介
武夷山市星村中学创办于1970年,坐落在风景秀丽的九曲溪畔。1982年以前为完全中学,1982年后改为初级中学,2001、2002年先后接纳曹墩中学、华侨农场中学,占地面积4158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2638平方米,学生宿舍楼面积2379平方米,是一所公办初级中学。校园建有两实践园地:谕茗园、世遗文化园,为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建设实践基地。学校是武夷学院教育实践基地。
学校现有教职工73人,本科学历以上67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人,县级名师1人,县级骨干教师20人,中高级教师60人,具有美术、书法等方面专长的教师3人。在校学生537人,15个教学班。2013年通过“省级示范图书馆”验收,馆藏图书22943册。
学校教科研气氛浓厚,市、县批准立项的教科研项目有多个,两个陶研课题已结题,在陶研实践中产生了一批陶研骨干教师。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评估也一直列全县乡镇之首,在社会上已获得了很好的声誉。
为了让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借助学陶、研陶、师陶的契机,将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我校得以广泛传播和实践,打造世遗产地的景区学校,为此,我校积极申报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让全校师生能更好地接受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熏陶,实践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有效教学”等教育思想,贯彻实施新课程理念,以推动我校素质教育,为武夷山市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市暨教育强市创建添砖加瓦。
二、 近年来学陶、研陶、师陶工作情况介绍
(一)学校领导重视,为学陶、研陶活动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并提供必要的组织保证和经费支持。
1、组织保障。陶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由校长担任,确保陶研工作在学校有一席之地;工会主席和办公室主任抓具体工作,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积极参与陶研领导小组,使陶研工作组织正常运行。
2、领导重视。近年来,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到武夷学院与南平市陶研会领导交流取经,并请其到学校实地考察指导陶研工作。还自发积极组织陶研骨干教师观看陶研工作交流视频,利用教工例会在全校教师会上进行交流汇报,宣传陶行知思想和教育新理念,传播陶行知教育思想,提高广大教师科研水平。
3、学校将陶研活动的开展整合到教研组、备课组活动中,利用校本培训扩大陶研的参与面和影响面,将陶研活动的参与与教师年度考核挂钩,并为陶研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切费用。
(二)认真学习和宣传陶行知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和光辉的教育实践。
1、语文组教师结合陶行知教育思想,编写了“陶研知识宣传册”,分发给全校师生,使之成为我校的校本教材之一。
2、以陶研为依托,打造校园文化。我校围绕陶研展开一系列布置,进行文化的浸润。在综合楼左侧建有“行知园”;在楼体侧面镶嵌体现陶行知教育理念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14个大字,激励全校师生;行知园内设有介绍陶行知生平简介和主要教育思想的宣传标志并有师生“创星争星栏”(争当教学之星、好学之星等);主道口、楼梯口张贴了“生活即教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一根草去”等宣传标语。教室外悬挂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心得体会,教室内利用黑板报、墙报宣传陶行知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师生受到了熏陶,起到了教育和激励作用。
3、根据陶行知教育理论,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体验和感受生活,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每学年学校有固定的四个大型活动:“素质教育开放周”、“五月文化节”、“迎新晚会”“学雷锋活动月”等;每学期期末举办硬软书法比赛、中英文作文现场比赛、综合实践活动、各学科自主性学习知识竞赛等;每学期举行两次学生宿舍“创星争星”活动。
4、建立平台,开设岗位创星争星通道。
学校在“学陶师陶”、课题研究中建立了两个交流平台:一个是教师交流平台——“星村中学(陶研)简报”,公布学校教研教改发展信息;另一个是学生交流平台——行知文学社和每学期举办两期的《雨窗》文学小报。开设岗位创星争星通道,要求各教研组、生管组、食堂后勤组、团委学生会等,开展创星争星活动。
(三)积极深入开展陶行知教育思想课题研究,积极撰写陶研论文
星村中学语文组潘福明与上梅中学刘为林、三中徐仁盛、岚谷中学程树和三位老师,于2006年围绕“经典诵读”主课题,汇编了《初中语文晨读》样本教材,参与研究人员涉及四所学校语文教师,有近2000个学生使用这本教材。研究历时近三年,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学习提高法、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策略指导法、个案研究法、课堂实践法、总结推广法等方法展陶研研究工作。受学生自主性学习思想影响,我校组成以暨厚兴校长为顾问的七人“星村乡土研究小组”,编撰了《魅力星村》涵盖了当地历史、地理、人文、生物知识的样本教材,在实践中培养了一批陶研骨干教师。获得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
1、学生方面:近三年来,在县以上组织的阳光体育运动会、读书活动征文、书画、演讲等各类学生竞赛中县以上获奖60人次;中考成绩列全县乡镇前列,有3位学生入选厦门英才、南平一中;自开展诵读经典以来,学生知识储备量、阅读、写作能力有明显提高,多人获得南平、武夷山市作文奖项。学生们在诵读过程中,识字多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写作思路开阔了,想象力也丰富了,下笔有言、语气流畅,妙用诗文名句,随处可见。多名同学在武夷山市中小学生读书演讲比赛和“书香校园”读书活动中获奖。每学期依据业绩、成绩给师生评定金星、银星、铜星奖。
2、教师方面:教师自身素养也得到提高,教师能将现代教育理念与陶行知思想运用于教学活动中。这样,一方面教师的理论水平得到了提高,三年来,教师书写的研究论文或心得有26篇参加市级交流并获奖;另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提高。有6位教师获得“潘邦彦园丁奖”,16位教师获得“武夷山市优秀教师”,4名老师获得“武夷山市学科带头人”、近20位老师获得各级骨干教师称号;在县各类优质课、说课评选中有12人次获一、二、三等奖。
3、学校方面:学校已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办学特色。办学目标:人人有才、人无全才、因材施教、人人成才;校风:严爱相济 和谐共进;校训:博学、慎思、善群、笃行;教风:敬业爱生 博学善导;学风:诚信 协作 求实 发展。
在广大师生共同努力下,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下,2008年通过省“双高普九”评估验收。2010年12月被评为南平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2010年9月通过武夷山市“书香校园”评估验收,2011年通过省级“两项督导”评估验收,2012年通过武夷山市“平安先行学校”评估验收。 2013年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暨“教育强市”创建工作评估验收。
三、今后的学陶、研陶、师陶设想
遵守《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申报与建设指南》,为申报陶行知实验学校积极开展工作,力争陶研课题产出研究成果;创设“创星争星”平台;利用校园两个实践园地:谕茗园、世遗文化园,开展校本教研和学生茶文化和乡土研究活动,积极营造“学陶师陶”校园文化,让“陶花”开满学校每一个角落。
鉴于此,我校提出申报“福建省行知实验学校”,进一步促进学校的花园式校园特色发展。
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中学
2013年12月25日 |